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松林 马凯俊 曾光
蒋巍)十堰政法系统把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教材,在全市扎实开展“户户走、家家访、人人评”活动,了解社情民意,摸排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涉法涉诉问题,着力化解群众的烦心事,建设平安十堰。
6月15日傍晚,天空飘起细雨,冒着细碎的雨丝,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济民利用周末晚上时间来到张湾区康乐社区汪仕康家中。
王济民这次来,就是要解决老汪因民间借贷引发的纠纷案。2018年4月,汪仕康借给董某某213000元,但是董某某因故至今未还。此前法院已做出了判决,王济民详细了解他家情况,现场和法院的同志沟通后,确定了执行到位的期限。
如今,汪仕康80岁的母亲患病在床,一个孩子在上大学,都等着用钱,王济民的到来,让老汪吃了颗定心丸。
当晚,在茅箭区滨河社区杨茂此老人租住的家中,王济民与她拉起家常。
今年66岁的杨茂此老人,是湖北宜城人,由于一直没有工作,只能靠做枕垫维持生计;七年来,因过世丈夫的医疗纠纷多次上访。经沟通,王济民嘱咐社区人员尽快与她签订协议,将司法救助金发放到位,并安慰杨茂此老人。
老百姓的烦心事与政法工作息息相关。这次“走访评”活动,就是走遍所有社区、村组和居民,问群众服务需求、问有无矛盾纠纷、问有无突出治安问题,请群众评价安全感、政法部门公正执法和矛盾纠纷调解情况。通过“领导带头走”、“带着案件走”、“带着感情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18日上午,丹江口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张宝林到均州路办事处丹南社区,就群众曾经反映强烈的电动车充电问题进行了回访。
丹南社区属老旧小区,电线东拉西扯,“野蛮”充电问题经常发生。结合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丹江口市公安局在“走访评”活动中了解到这一问题后,组织多部门进行会商,仅用半个月时间,第一批8个充电桩于今年6月初落户丹南社区。
十堰市政法系统“走、访、评”活动开展一个多月以来,全市政法干警带领社区警员、网格员、门栋安全员和治安巡逻员,走访群众10多万户,收集意见建议4000多条,解决矛盾纠纷1600多件。十堰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42.3%、进京非访同比下降57.14%,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