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融入大地和城市便是进入公共空间的文化艺术。
雕塑,用智慧与灵感在材料上塑造出奇妙意象,那就是用美感开拓人类的心灵空间。
在十堰,有这样一位雕塑艺术家几十年来在城市雕塑、陶瓷艺术开发、雕塑教学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人物档案:
俞德男,1963年生,朝鲜族,十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十堰市美术家协会雕塑陶瓷专业艺术委员会主任、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深圳博物馆广场主雕《国门》,襄阳市汉江一桥石雕《三顾茅庐》,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浮雕,十堰市文化广场浮雕《武当风光》《耀动车城》,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浮雕《继往开来》、石雕《文明放飞未来》、金属雕塑《楚风》等。
俞德男正在精雕细琢石雕作品
俞德男是湖北本土雕塑艺术家,他的雕塑艺术,以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为题材,以时代精神和历史再现为主题,以金属、石头为主要材料,构思壮丽宏伟,气势风格磅礴而精致,大多已成为城市的地标景观。十堰文化广场巨型浮雕中的武当风光,从历史文化中提取典型细节,将它浓缩凸现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生动美学形象。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型浮雕,从工业化、信息化中提取象征性的美学元素,用艺术逻辑进行大跨度的嫁接与演绎,对工业文明与金属意象进行深化与艺术嬗变,从而传递出一种传承、推动、开拓、辐射与升腾的力量,在静止中生成了恢宏的艺术交响旋律。从而,它不仅有了一个现代工业城市的文化内涵,而且增添了一个现代职业大学的环境魅力。
深圳博物馆广场主雕《国门》
从深圳的《国门》到襄阳的《三顾茅庐》,再到十堰的《武当风光》,这些作为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雕塑创作,已成为彰显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的城市公共艺术。
襄阳市汉江一桥石雕《三顾茅庐》
“城市建筑是城市生态空间的基本组成部分。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在进入城市空间环境时,原有雕塑的概念就随着放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雕塑品与城市生态空间的功能也就随之凸现。当然,城市的文化特征也就随之得到了表现与升华。”俞德男表示,城市雕塑不仅体现了雕塑的社会性与产业性,而且也为他艺术创作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空间与社会认同。
《全家乐》
《月色》
俞德男的雕塑艺术不仅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欣赏角度与价值思考,更体现了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思索前提下的雕塑美学的新思考与新尝试。如作品《月色》,在水流与白球的漩涡中,你会想到社会生活中某种惯性与人性的关系;《升蝶》中,螺旋上升的齿轮,曲水流觞的石板台,在静止中获得了动感的旋律;在《枯木逢春》里,那些在古树年轮中展开的枝叶,在枯枝老干上绽出来的花朵,来自大自然的灵感之火点燃了生生不息的沧桑美感。
《迹象》
《缝》
《陶叶花》
“从事艺术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在梦与清醒之间,那里是离灵魂最近的地方。生命是难以指导的,指导生命的应该是也只能是你的情怀和未知。多亏有了艺术,否则焦虑与不安将如何安放。创作是心灵疗愈的一段美好旅程。”这是俞德男的自白,也是他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更是他的目标和追求。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