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市委党校科研办六位同志积极响应号召,主动下沉所在社区(村),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冲锋在前,积极作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情满桑榆霞满天
自3月6日民政部发出《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的通知》的号召以来,下沉在茅箭区天津港社区的市委党校党员志愿者李晓琴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上。根据社区的关爱工作方案,李晓琴利用中午时间上门了解、收集辖区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特困老人的生活困难情况。在工作安排上采取“两组”:将志愿者分为两个小组,一组负责生活用品、食物的采购供应,一组负责抗疫用品、日常药物供应及突发疾病应急处理。在工作内容上进行“两入”:上午入户探视、测量体温,下午进行生活起居安排,购买食品药品。工作原则上强化“四到”:一是走到,户户走到,户户敲开,按社区要求测量体温及健康事宜。二是问到,询问有无身体异常,居家生活安排。三是送到,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将日常生活、食品、药品送到家里。四是情到,关注老人情绪变化,化解不良反应与影响,以情感人。工作效上注重上“四心”:一是要细心,建立“老人关爱卡”,不漏一户,不掉一人。二是用心,居家老人大到生命安全,小到油盐酱醋,都要放在心上,用心对待。三是留心,与老人的亲属建立联系,及时沟通居家信息。四是精心,保存备忘录,记录慢病老人药品购买、服用等内容,进行提醒服务。日前,对所包栋住户提供口罩500个,酒精、消毒液100瓶,提供生活用品200件,购买日常药品、食品200份,宣传抗疫知识200人次,为他们居家抗疫提供了方便,送去贴心温暖的关怀。
不负农时不负春
“地里大棚蔬菜卖不出去怎么办?”“嗯,我跟村上汇报。”“地里要种菜了,没有菜籽和地膜~”“我记一下,明天捎给您。”“要出去给孩子办出生证怎么办?”…… 抗疫在十里乡邻,生产在田间地头,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这是一名下沉乡村党员志愿者的责任担当。在村委干部的带领下,卢小丽迅速转换身份, 配合村干部在全村种植户及时抢收保供、抓紧抢播抢种、确保质量安全、畅通销售等抗疫生产工作。一是组织农户、合作社,采取现场督导、在线指导、田间课堂、生产技术简报宣传等方式开展宣传引导。二是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等点环节生产,多方联系经销商,搭建起农民与农资经销商的信息沟通平台。三是抢种瓜果豆等其他蔬菜,确保市场供应。四是组织种苗抢育,保障生产需求。
撑起心灵保护伞
居家抗疫,面对更多的是疫情期间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的心理影响,为共同抗疫,促进居民身心健康,赵亮自下沉京东路社区以来,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越是艰难越向前!”抗疫以来,已经讲授两场名为《疫情之下 如何有效疏导负面情绪》的线上微课,从回答“疫情期间,为什么家人之间距离过近反而容易产生矛盾摩擦”这个问题入手,层层深入,从心理、身体;思维、潜意识的角度,解答“如何有效转化负面情绪,变焦虑为力量,变消耗为滋养”等问题。课程先后在抖音、荔枝微课等平台进行讲授,陆续有上百人进入直播间收听、收看,听众反响热烈。目前第三课《疫情时刻 怎样使亲子时光更有温度》正在筹备中,力争在抗疫之战收尾之时让线上微课常态化、成熟化,为疫情防控撑起一把有温度的“心灵保护伞”。
大数据中显身手
“打开支付宝,在这里搜索小程序……,这样一个二维码健康证明就办好了……”,科研办青年教师郭栋梁帮助一位村民办好二维码健康证明后,又接过另外一位老乡的手机,操作演示给他看。
疫情发生后,滞留在河南南阳的郭栋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及时到村支部报到,投身为返乡人员定时量测体温,卡口值守等防疫工作中。采用二维码通行证,方便大家出行、复工,减少人身接触,可以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县里推出了二维码通行证,但是很多群众并不知道如何申请,郭栋梁就一遍遍的教他们。全省推出一通行,他又对村民进行讲解和操作演示……在这个1000多人的小村庄,他为搭建了一条健康出行的通道。
协调监督尽职责
“各位同事,这是今天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的通告及文件,电子版我已上传,请大家认真学习。”“你好,我是疫情防控第五督导组的工作人员马莹莹,请您于明天下午下班前报送你单位未按时返岗的情况说明。”
这是马莹莹被抽到派出第五纪检监察组后与各联系单位和同事们之间的工作日常,细致入微,甘当“服务员”。组建QQ群、微信群,上传下达,提高工作效率;为深入一线实地指导督导的党员备好口罩、防护服,精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深入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根据群众反映的普遍问题,主动搜集各级疫情防控通告、指令和政策文件分享到群里供大家学习参考。尽职尽责,当好督导员。为了防止在疫情防控工作出现弄虚作假、阳奉阴违、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等现象,从严压实各位单位的政治责任,她与督导组其他成员针对查出的问题,督促个人制定整改清单,实行“消号制”,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当前形势,为打赢疫情战提高政治站位。
护航企业为复工
科研办青年教师李琳下沉到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后,主要工作是为协助当地下沉党员干部,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一是做好宣传工作,走访辖区企业,倾听企业诉求,反映企业心声,对外来返岗人员做好防控工作,严格实行14天单间隔离观察,隔离期间一律不得外出;每天上班前,在厂区入口处测量体温、登记职工信息,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早中晚实行分时段分散就餐制度,减少人员非必要接触。二是实行申报审核制度,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线上+线下”工作,协助社区工作者利用网络“线上”实行企业申报复工信息日报制,“线下”制作企业复工“一对一”备忘录,对企业提交的复工备案表、复工情况信息表、应急预案、职工个人情况等有关信息仔细核实、严格审批。据悉,芙蓉社区目前有3个园区、进驻企业近千家,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科研办六位同志虽在不同的阵地,但都用心用情坚守在各自抗疫的主战场,共同为疫情防控筑起严密防线。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党校人的华丽风采,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党校力量!(作者:科研办 李晓琴 卢小丽 赵亮 郭栋梁 马莹莹 李琳)
编辑: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