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惧风雨战“疫”路——柳林新村社区党员突击队战“疫”回眸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雷勇 通讯员 喻成波)“风险高、隐患多、难度大”,是“三无”老旧小区”等疫情防控“关键战场”的共同特点。地处柳林路南侧的“三无”老旧小区,沟岔纵横交错、人员结构复杂,涉及34栋71个单元949户1999人,是柳林新村社区疫情防控的最大短板、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全市社区疫情防控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狭路相逢勇者胜”,打赢“三无”老旧小区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不仅需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帅,也需要不惧风雨、敢于亮剑的勇士。当市委吹响集结号,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闻令即行,选派精兵强将加入柳林新村社区党员突击队,安排3名领导班子成员投入这场疫情防控大战。他们迅速组织118名应召突击队员和下沉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以巷道、小区、楼栋为作战单元,以建设治理小网格为抓手,突出抓好全封闭管理、全覆盖排查、全方位帮扶、全媒体宣传,全面堵塞疫情防控漏洞,织密联防联控坚固防线,聚力打好疫情防控社区战、巷道战、楼栋战,把“战斗堡垒”筑在社区疫情防控最前沿。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诤诤誓言,用绝对忠诚在战“疫”大考考出了好成绩。
党建引领,牢牢把握战“疫”主动权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是“防输入、防输出、防反弹”的关键环节,也是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的前提和基础。
在战“疫”进入到最吃劲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冠病毒的无情肆虐和疫情防控的严峻考验,柳林新村社区党员突击队以党建引领,及时组建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战“疫”前沿高地高高飘扬。迅速成立巡查督导、小区楼栋值守、生活困难帮扶、宣传心理疏导、居民健康监测5个党小组(突击分队),每名支部成员兼任1个突击分队长,发挥打头阵、攻难关、涉险滩的作用。
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织密织牢战疫网络,必须形成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格局。临时党支部结合“三无”老旧小区实际,本着“便于封闭、能够单独管理”原则,坚持“在建上下功夫,在管上出实招,在用上显成效”,由支部书记挂帅、支委成员包联,实行挂图分战区作战,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全面实行“党组织+楼栋长+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的机关干部职工)+社区干部(网格员)+片警”模式,把5个社区网格细化成28个治理小网格,精心编织起一张牢不可破的片区疫情防控大网。
“当帮工不当监工、干活不派活、战斗不指挥、帮忙不添乱”,临时党支部开展“亮身份、践初心,担使命、冲一线”示范引领行动。突击队员、下沉社区党员斗志昂扬,纷纷加入战“疫”尖兵行列。非党突击队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8名队员“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在战“疫”一线向党组织表初心、展决心。
打赢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既要有一支敢打敢拼、作风顽强的战斗队伍,也要有充足的防疫后勤保障。为解决疫情防控物资不足问题,临时党支部支委带头捐款捐物。“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临时党支部的示范带动下,突击队员、下沉社区党员干部踊跃加入献爱心助抗疫行列,共捐赠募集18400元资金和一批急需的战“疫”物资,在战“疫”最紧要的关头全部派上用场。
当好“三员”,全封闭管理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突击队的防控范围从柳林路30号一直延伸到106号的“三无”老旧小区,防控战线长、管控难度大。临时党支部一声令下,楼栋值守突击分队勇敢地把责任扛在肩上,科学配置力量,组织队员当起疫期社区居民的“守门员”“服务员”“联络员”。
在对小区、楼栋、人员分布状况全面摸排后,突击队设立17个值守卡口,整合突击队员、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力量,迅速落实小区楼栋封闭管理措施,实行无缝隙交接、全天候值守。
为把“防输入、防输出”要求落实到值守各环节,突击队员对出入人员一律核验证件、一律测量体温、一律详细登记。严格的管控,许多居民开始很不理解,有的甚至不配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看到突击队员一个个冒着风雨、顶着烈日无怨无悔地值守,从清晨到日暮、从白天到黑夜全心全意地服务,社区居民感动了,有的毛遂自荐当志愿者担负起楼栋值守任务,有的为突击队员送来值守的桌椅、解渴的茶水。
为锻造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战“疫”队伍,突击队制发《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值守工作的通知》,定期下发情况通报,每日编发工作要情;建立临时党支部成员包联片区制度,坚持支部成员包片联系督导与巡查督导组常态督导结合,促进值守措施落细落实、作风从严从实。
在疫情防控形势呈现积极向好变化时,突击队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要求,及时调整楼栋值守方式,正确处理“管”与“控”、“防”与“放”、“静”与“动”、“帮”与“扶”、“去”与“留”的关系,推动小区人员安全有序出入。
敲门行动,全覆盖排查让战“疫”知己知彼
摸清疫情是战“疫”取胜的前提。突击队坚持“户户走到”,实施“敲门行动”,把入户测量体温、困难群众帮扶、防疫知识宣传、心理疏导干预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突击队员、下沉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全面排查片区人员生活情况及健康状况,全面摸清片区内老、弱、病、残、孕及独居户、贫困户情况,全面摸清武汉返堰户、外省返堰户、外地滞留人员等特殊群体底数。
健康监测突击分队共25人,划分为5个作战小组,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发扬不怕疲劳、昼夜奋战的精神,挨家挨户拉网式排查,地毯式实施“敲门行动”,在线上建立居民微信群,在线下布局小网格。充分发挥楼栋长作用,创新排查方式,创造性利用夜晚居户灯光摸排人员在家情况。部分群众对反复上门量体温不理解,“天天来有必要吗”“我的体温很正常,你们的体温正常吗”……面对这样那样的不解和质问,突击队员用他们的耐心和微笑解释着。
从一楼到七楼,从此栋到彼栋,他们用双脚丈量,用激情奔跑。在居户门口张贴“温馨小提示”,及时掌握居民返堰情况。坚持每天敲门不间断,唤醒“沉睡”的居户。2月17日以来累计入户26381人次,他们用执着和坚韧,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
帮扶小站,全方位帮扶中结下鱼水深情
楼栋封控后,“居民的生活,怎么办?谁来管?”
在柳林新村社区突击队临时支部会议上,“建好帮扶小站,提供全方位帮扶”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在柳林路17个值守卡口,生活困难帮扶分队建立起17个“帮扶小站”,打通居民生活物资供应的“最后一公里”,为居民精细精准提供“无接触”式配送服务。
“哪怕买一块豆腐,一根大葱”“无论跑多远,跑几个药店”只要能让居民安心居家生活,“我们不怕累!”这是临时党支部对突击队员下的作战令,也是突击队员对疫期居民的庄重承诺。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突击队员累计帮助居民下单、购买、送达各类生活物资2000余批次;购买、送达药品100余次;充天燃气卡87次;帮助居民灌装液化气30余次;送居民就医20余人次;帮助老人打健康码200余人次;协助社区对接服务回返人员、外出务工人员60余人次;开展其它帮扶服务200余次。
支部委员带头,党员积极响应,与“三无”小区的33户困难群众“一对一结”“攀穷亲”,“点对点”“心贴心”帮扶服务。为缓解“亲戚”的生活难题,他们或每天上门探访,或电话联系,“急亲戚之所急”,购买必需的生活物资,送去急需的药品,累计走访慰问达到500余次,做到结对全覆盖、帮扶全方位。
舆论引导,全媒体宣传凝聚强大战“疫”正能量
“朋友,早安!”每天清晨7点半,柳林新村社区居民微信群里,“早安心语播报”准时响起,这是突击队心理疏导师在群里向居民的问好。一段段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话语,一句句温馨感人、春风拂面的祝福,为“疫”期的居民们送上满满的正能量早餐。
建立社区心理服务热线,安排专人接听服务,累计接听受理心理服务电话117次……
组织心理咨询师走进社区居民,变被动疏导为主动服务,有针对性做好心理干预,累计现场干预20余人次……
柳林新村社区党员突击队从建队起,就把心理疏导放在重要位置。在“至暗时刻”,“早安心语播报”总能如期而至,用春风化雨般的话语滋润着居民心田。突击队的心理咨询师根据微信群内的舆情动态,及时走进社区居民,主动进行疏导干预,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疫情,克服焦虑不安、恐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
聚力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战,讲好突击队战“疫”故事”,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不胜不休的强大正能量,是宣传分队擂响的隆隆战鼓声。战“疫”中,突击队员不仅用血肉之躯堵住疫情的蔓延,还拿起手中的笔进行战斗。对内,他们利用美篇、抖音等自媒体,用一个个暖心的点赞、评论,一张张不惧风雨、昼夜奋战的掠影,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他们组织策划采写《党旗在一线飘扬——柳林新村社区党员突击队战“疫”记》《三无小区不掉队 疫情防控全方位》《坚决啃下社区疫情防控的“硬骨头”》等一批有份量的战“疫”报道,充分展示着柳林新村社区突击队员挺身而出、攻坚克难的战“疫”风采。
编辑: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