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并组织演练,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主体责任。
二、 工作人员、志愿者上岗前必须全程接种新冠疫苗,接种 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符合应检尽检对象人员定期接受核酸 检测。加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健康监测,每日对工作人员和志 愿者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 在各个出入口设置测温设施,对每位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应及时到临时医疗救护站就医。
四、 对于学校、宾馆、体育场等临时安置点应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对于搭建的帐篷和棚屋等临时安置 点要加强自然通风。
五、 增加楼梯、公共卫生间或临时厕所等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
六、 保持公共区域、楼梯和公共卫生间或临时厕所等区域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
七、 采取安装物理隔断或进行化学杀灭等手段,加强安置点蚊蝇鼠螂的防治工作。
八、 加强公共卫生间或临时厕所的卫生管理和内部清洁。配 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九、 加强食品等原料的釆购管理,保证来源安全可追溯。
十、工作人员、志愿者在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或以上级别口罩;临时安置点群众在接受捐赠物品等场景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十一、利用通知、海报等方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使临时安置点群众、工作人员充分掌握防护要点,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减少出行,避免聚集,避免接触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 禽鸟类及其粪便。提醒群众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尽量避免赤足涉水;发现疾病及时就医;掌握预防溺水、卫生应急自救等相关卫生知识。
十二、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安置点进行终末消毒。
编辑: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