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建筑工地防控指引

时间:2021-11-09 16:21 来源:省疫情防控指挥部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一、 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建设单位是建筑工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总牵头单位,负责做好工地疫情防控的组织指挥、协调和保障等工作。施工单位是疫情防控的直接责任主体,负责施工现场疫情防控措施的具体落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职责,制定疫情防控工作的应对流程。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设置应急处置区域, 加强人员培训。

二、 施工总承包单位要统筹管理,各参建单位要强化单位内 部员工体温检测等健康监测制度。加强新入职人员排查,健康 码、行程码、接种码“三码同验”,并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 阴性报告,填写健康承诺书等手段,发现人员出现发热、干咳等 症状,参照《公众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后的就诊指引》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

三、 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符合应检尽检对象人员定期接受核酸检测。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 建筑工地严格落实人员实名制管理。出入口应设置健康检查点,对所有进入人员严格落实“五必措施”(信息必录、“三码”必扫、体温必测、口罩必戴、时间必记)。发现发热等症状的,应禁止入内,并及时报告、妥善处置。对临时进入工地的流 动人员、协作企业人员,重点核实登记个人基本信息和进出工地时间。建筑工地门岗应在出入口对材料配送、快递等人员实施扫码、测温、登记管理。

五、 施工现场分类管理,建筑工地原则上釆用围墙、围栏等 硬质材料实行封闭管理,每一施工现场只保留1个人员出入口、 1个车辆(材料)出入口,安排专人值守,即用即开即关。有条件的建筑工地按照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实行分区封闭管理。

六、 作业岗位工作人员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建筑工地应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对所有工地人员建立档案,每天上下 班时间对所有人员现场核验一次健康码,进行2次以上体温检 测。对工地保安员、清洁员、炊事员、电梯操作员等重点人群, 应定期健康检查和核酸检测。

七、 优化工序衔接,控制施工现场不同作业队伍人员流动, 减少人员聚集;优化施工工艺,做好清洁消毒。加强电梯按钮、 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的清洁消毒。

八、 加强办公区域、室内公共活动区域和员工宿舍区的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 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九、保持宿舍、食堂、办公区域、建筑工地等环境整洁卫生,卫生间干净整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釆用密闭化运输。

十、在工地外提供集体住宿的施工单位要确保室内空气流 通,每天2 —3次,每次20-30分钟。并进一步加强人员登记、 流动管理和健康监测。

十一、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十二、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釆购,保证来源可追溯。工地食堂严格执行卫生防疫规定,落实分餐、错峰用餐等措施。未设立食堂的,应选择合法经营的用餐配送单位订送餐,实行无接触送餐交接。

十三、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十四、建筑工地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 状感染者时,发现发热病人,施工单位应第一时间向社区(村) 报备,就近运送至发热门诊排查。发现涉疫情况,第一时间启动 应急预案,立即将涉疫人员转送至临时留观点隔离待查,并采取防护、送诊及现场控制等先期处置措施,主动配合专业技术机构 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健康监测、现场消杀、风险沟通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十五、其他要求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编辑:黄燕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