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董璀 通讯员 靳书敏 张晶晶)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事关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以及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工作。为贯彻落实茅箭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好幼小协同合作工作,辅助幼儿顺利平稳度过适应期,12月23日,茅箭区实验学校以“美的课堂”为主题召开了幼小衔接园校共研活动。活动由学校小学部教务主任孙万设主持,茅箭区少先队总辅导员、茅箭区教育局团工委书记王俊琪以及富康、萌源、虹桥等幼儿园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老师们走进一年级课堂现场,共同观摩了茅箭区实验学校两名教师执教的两节展示课。第一节课是一年级张晶晶老师讲授的古诗鉴赏《池上》,张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让学生在初读中体会古诗的语言美,在想象中感受古诗的画面美,在感悟中凝练古诗的意境美,在背诵中表达古诗的韵律美,通过诵读吟唱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爱上古诗,爱上中华的诗文化。第二节课是刘珍老师的美术手工课《叶子片片》,更是将当天的研讨主题进行了升华。在刘老师的引导和讲解下,孩子们手中一片片小小的树叶,变成了一幅幅活泼生动的粘贴画,让秋天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之下,用另一种特别的方式留住了属于秋天的美。
接下来,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围坐在一起就两节课进行了评议。评课中,各园对这两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针对幼儿课堂和小学课堂中的“美育”教育方式做了共性和差异的分析。通过交流,双方教师最终达成共识: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坚持“去小学化”,而小学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借鉴幼儿园游戏化的形式,助力幼儿顺利完成小学生的角色转变。
活动最后,任宗萍作了总结讲话。指出通过这两节课,发现幼小课堂的差异主要在与倾听、指令、教学三个方面,强调园校之间应该是自然的衔接,自然的沟通,互进、互学、互通、互助,共同协助解决家长的困惑,让孩子快速度过适应期。她表示以后将多搭建园校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平台,帮助幼儿在身心各方面实现幼升小的顺利过渡,有效促进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双向衔接。
编辑: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