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金勤 通讯员 沈小艺 高方平)1月9日上午,十堰市一中和十堰市急救中心联合开展“国家急救日”科普大课堂——急救技能培训英语课,为同学们科普如何在踩踏事故中脱险与自救。
十堰市急救中心主任刘家敏教授首先宣读了“120国家急救日”倡议书,倡导全市150家急救中心(站)坚持“急救培训全民化,急救科普专业化”,持续开展“急救常识进社会”系列培训活动,把今天首创的高中英语教学急救技能拓展课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 我国高中英语教材2022年将“急救常识”纳入教学内容,为了提高英语急救课教学效果,十堰市一中党员先锋工作室张金林老师,与刘家敏共同设计了这堂英语急救培训拓展课。
十堰市急救中心科教培训科长傅圣岚为此制作英语视频,结合国内外最新急救知识,讲析了踩踏事故如何脱险与自救。
同学们在英语急救课上观看急救视频后,进行踩踏事故脱险与自救的模拟训练。模拟在人群踩踏受伤后脚踝的8字包扎与固定,生动形象的演绎了一台急救技能情景剧。傅圣岚就踩踏后可能发生的创伤性窒息,进行徒手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技能指导和培训。提示在踩踏导致心跳呼吸骤停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后再胸外按压。
部分老师观摩后表示,这样的拓展课不仅学到英语知识,还学到了急救技能,如果遇到了需要急救情况就不会束手无策,能尽最大努力去自救和救人。
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让师生们懂得如何急救,明白“救命”才是最重要的一课。十堰市一中党委副书记石彬认为,本次英语课融合多媒体、情景剧,将急救专家请进课堂,用英语指导急救操作,提高了英语教学效果和急救意识,推进了健康校园建设。这是学校与社会联手开展“大教育”的成功案例,也是一项急救科普的文明健康行动。
编辑: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