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马凯俊 翁红)樱桃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也是不少十堰人心头的牵挂。随着气温回升,十堰第一波本地樱桃已经成熟。
4月18日,记者来到张湾区汉江路街道柳家河村体验樱桃采摘。早上8点,记者走进柳家河村三组樱桃园,看到枝头上挂满了樱桃,村民们正忙着采摘。
村民徐开梅家一共种了100多棵樱桃树,这几天,樱桃相继成熟,她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当天早上6点多她就开始上树采摘樱桃,记者来时,她已经摘了30多斤。
100多棵汉江樱桃树大多都在3米以上,由于光照原因,果实多半从树梢开始成熟。
跟随徐开梅,记者也爬上樱桃树,想体验一番采摘的乐趣,没想到,想要摘到最好吃的樱桃,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
记者上树后,在树上站了不到5分钟,就感觉腿脚有点承受不住了,稍微有风吹过,整个人都在摇晃,从樱桃树上下来后也觉得腿脚发软。
徐开梅说,因为樱桃刚开始成熟,现在她一天要采摘6个小时左右,等到樱桃大上市的时候,一天要摘10多个小时,摘樱桃也是个体力活儿,一般每人每天最多能摘一百斤左右,遇到不好摘的情况,只能摘几十斤。
记者看到刚刚摘下来的汉江樱桃黄中带红,此时的樱桃口感最佳,酸甜适中。为了保证樱桃的口感,这批摘下来的鲜果会有专人送到城区各大市场,大半个月的采摘期,能给徐开梅带来上万元的收入。
徐开梅介绍,这两天樱桃刚开始成熟,平均每天能卖300至400元,樱桃大上市时,一天能卖1000多元。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
樱桃树高,难以采摘,结的果子还不便运输和保存……这些都是制约樱桃产业做大做强的因素,如何突破?
汉江街办茅坪村二组的樱桃大棚,是十堰市打造的首个高标准的樱桃大棚,记者走进后,发现大棚内温度较室外高了许多。
市经济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朱先波介绍,此时棚内比棚外温度要高5至8度,晚上的低温与白天的高温形成较大的温差,更有利于樱桃糖分转化,口感更佳。
朱先波从事樱桃研究十多年,茅坪村樱桃大棚就是他研究成果推广的实例。据他介绍,本地传统的樱桃种植在露天户外,受温度、日照、风力的影响较大,不同区域的樱桃,口感也会有所不同,采用大棚种植,不仅樱桃口感更好,还可以与露天樱桃错峰上市,提高经济价值。
汉江街办茅坪村村委会主任梁永说,利用大棚的温差来控制樱桃生长速度,可以保证樱桃在“五一”前后上市。
通过大棚的调节作用,可以人为干预樱桃的成熟时间,有了大棚的保护,樱桃免受风吹日晒雨淋,挂果率会更高,采摘效率也更高。梁永表示,普通的一颗樱桃树,一年正常产量在30斤左右,大棚种植的樱桃,产量最起码能提高一倍,一棵树大概可产50至60斤。
大棚樱桃“五一”前后成熟,整个采摘期可持续一个月。这只是朱先波团队研究的一个方向,一般樱桃树树形比较高大,可达5至8米,农户往往需要上树采摘,存在跌落风险,在大棚研究基地,樱桃树大多较矮,站在地面上就可以轻松采摘。
朱先波介绍,不仅可以通过技术措施矮化砧木,还可以通过修剪将树苗矮化,人为降低汉树冠,方便采摘。
记者了解发现,把树的高度降低后,并不会影响挂果量。目前,这种矮化处理技术已经成熟,正准备向全市推广。
为解决樱桃不易保存的问题,朱先波团队还做了樱桃杂交实验。
朱先波介绍,他们选择了一个果实大、皮较厚的红色樱桃作为父本,把黄色樱桃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这样杂交过的樱桃皮会变厚,是正常樱桃的1.5倍,冷藏保存的时间可以从2至3天增加到一周以上,让好吃的汉江樱桃可以销往全国各地。
此外,一颗樱桃树从种树苗到结果,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朱先波团队还对樱桃树进行改良,樱桃树当年种,第二年就可以结果,基地里仅一米高的小樱桃树上就已经结了不少果实。
接下来,朱先波团队还将把这些改良技术推广到更多地区,助推十堰樱桃产业发展。
十堰樱桃分布地点:
汉江樱桃
张湾区:汉江路街道龙潭湾村、柳家河村等
郧阳区:柳陂镇石场沟村,城关镇马场关村、堰河村、响耳河村,茶店镇大岭山村、曾家沟村等
丹江口市:凉水河镇贺家营村
红樱
房县城关镇八里旺村
樱桃采摘食用技巧:
樱桃要在露水干后带着果柄采摘,拿回家后放冰箱冷藏,4℃的环境下可以保存2至3天,吃的时候,吃多少洗多少,洗过的樱桃很难存放。
专家提醒,不少市民在清洗樱桃时会发现有白色小虫子,这些小虫子一般是果蝇,对人体无害,建议吃前用盐水浸泡樱桃,浸泡时长不超过十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可有效去除小虫子。
专家同时提醒,樱桃虽好,可不要贪吃。
1、别空腹吃樱桃。胃酸与樱桃中的果胶质和可溶性物质相结合,会生成难于溶解的沉淀物,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等。
2、樱桃性热而易生湿,如果你体质偏热或者已经上火,有口腔溃疡、虚热咳嗽等,就不该吃樱桃了;樱桃含钾量高,肾病患者食用过多的樱桃会出现高血钾;樱桃糖分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吃太多。
3、樱桃核被咀嚼或咬碎会产生氢氰酸。轻度的氢氰酸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焦虑心慌、呕吐等,吃樱桃记得吐掉樱桃核。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