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本该进入旺季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却没有预期中的火热行情。
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交易中心二楼,沙苑子经营户王勇愁眉不展,他手里的沙苑子在短期内大跳水,上个月还卖一公斤300多元,短短半个月,就已经降到一公斤55元,降幅超过80%。专营猫爪草的大户赵强,手中的猫爪草进价高的时候一公斤要400多元,最便宜也要300多元,但现在卖价一公斤不到350元。
部分品种出现价格倒挂
2023年,中药材市场颇为火热。中国中药协会6月的一份报告指出,通过药通网对亳州、安国、玉林等几大交易市场常用大宗药材价格进行调查,有超过2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50%,1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过200%。
记者注意到,今年中药市场上价格长期维持高位、走势坚挺的品种,大多为多年生药材,产地也相对较为集中。例如,党参种植周期约为4年,当归约为3年,白术约为3年,白芍约为4年,而价格冲高后快速回落的猫爪草、沙苑子为一年生药材,其价格在产新时容易受到冲击。
记者以想投资中药材期货为由,咨询相关服务人士,对方直言:“现在晚了,上半年差不多,现在好多药材开始掉价了。”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