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网评论员 陈新
欺骗是饮鸩止渴的捷径,诚信乃厚积薄发的远途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市重点计量业务工作培训会上获悉,全市41家集贸市场公开向社会作出诚信计量承诺,让百姓“秤”心如意。
十堰市41家集贸市场齐刷刷挂出"诚信计量承诺书",这看似寻常的举动,在电子支付模糊了计量概念的今天,恰似一记重锤敲响了市场文明的黄钟大吕。当商贩们主动将公平秤摆上案头,校准的不仅是计量器具的精准度,更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准星。
在智能秤具普及的当下,个别商家通过密码篡改、遥控作弊等高科技手段短斤缺两,这种"技术性失信"比传统杆秤作弊更具隐蔽性。十堰市集贸市场推行的"双保险"机制——商户自检与市监部门突击抽查相结合,既尊重了市场主体的自律空间,又构筑起制度性防火墙。这种刚柔并济的监管智慧,让“黑心秤”无所遁形。
在汉江路农贸市场,每个摊位悬挂的计量承诺书右下角,都印着专属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该商户三年内的计量抽检记录,这种"信用可视化"的创新,将商户的诚信积累转化为市场竞争资本。当诚信档案成为商户的"第二营业执照",市场就形成了优驱逐劣的良性循环。
这场诚信计量革命带来的不仅是消费环境的净化。张湾菜市场的周老板发现,自从挂上诚信承诺牌后,他的蔬菜销量环比增长了15%。这印证了一个朴素的市场规律:诚信才是最精明的生意经。当市场回归童叟无欺的本质,城市文明就在每一笔公平交易中拔节生长。
从青铜时代的权衡器物到今天的智能秤具,计量工具演进史本质上是一部商业文明进化史。十堰市用一杆公平秤称出的,不仅是商品的重量,更是市场经济应有的道德分量。当更多城市读懂这份承诺背后的深意,诚信将成为市场流通的通用货币,在每一次称量中沉淀出商业文明的黄金价值。
相关链接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