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林新惠)秋风起,落叶黄,不少人心里也跟着“沉”了下来:提不起劲工作,总想吃碳水,连独处时都翻出旧愁绪。这种“秋日emo”是正常波动还是危险信号?在FM92.0十堰旅游生活广播与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联合播出的《心灵导航》节目中(同步通过十堰广电新闻客户端直播),十堰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合一心理创办人骆驼老师,带来了接地气的“情绪突围指南”。
情绪辨真伪:是正常感伤还是需要警惕?
“民间‘悲秋’,多是季节性情感障碍(SAD)的表现。”骆驼老师解释,这是抑郁症的“季节性版本”,90%的人秋冬发作,春暖缓解。
但并非所有低落都是“障碍”。骆驼老师给出判断标准:持续几天、不影响生活的是正常波动;若超两周且干扰工作社交,还出现“情绪+身体”信号就得留意——情绪上对喜好事物提不起劲,甚至有消极想法;身体上嗜睡、馋碳水、浑身酸痛。医生诊断更严格:需连续两年固定季节发作,且排除失业、亲人离世等明确压力。
换个思路:低落,或许是心灵在“休养生息”
从心理学看,秋日凋零景象会打开潜意识“回忆抽屉”,勾起离别、遗憾等情绪。荣格心理学则认为,秋天“低落”是“死亡与重生”原型,如同树木落叶储能量,人的心理也需向内收敛。“这是‘内在丰收’的机会,”骆驼老师说,允许短暂低落,能整理内心、沉淀自我认知,为来年蓄力。
秋日疗愈术:在家就能做的情绪调节法
正念练习:与情绪温柔相处
坐好,专注呼吸,感受吸气清凉、呼气温暖,思绪飘走便轻轻拉回。情绪来袭时在心里标注:“嗯,这是疲惫”,瞬间拉开距离。日常可试“正念散步”踩落叶,或“正念饮茶”品茶香,专注当下体验。
积极心理学:给心灵“健身”
品味三件好事:每晚写小美好,如“咖啡很香”,闭眼回忆15秒细节,强化幸福感。
用出优势:善“好奇”就读新书,善“善良”就帮邻居取件,做擅长事易获成就感。
创造心流:拼拼图、学新歌,专注到忘时间,是最好的心灵疗愈。
与情绪共处:不对抗,才是最好的温柔
“秋天的低落不是敌人,是内观的邀请。”骆驼老师寄语,不必强迫自己快乐,选一两招行动即可,比如散步后品茶写好事。
本文根据《心灵导航》节目整理,该节目由十堰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十堰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制作。若您有心理困扰、职场困惑,每周一16:00至17:00,锁定FM92.0十堰旅游生活广播、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一起探索心灵奥秘,拥抱健康生活!
编辑:思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