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医 到人医|覃骏:一腔“热血”为生命“续航”

时间:2025-11-25 10:53 来源:十堰融媒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秦楚风讯 (通讯员 仁医)在十堰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秦巴山下的“造血”人。他用20余年的坚守与创新,成为了无数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摆渡人”;他带领团队填补区域技术空白,打破年龄治疗极限,更用“在家门口看好病”的承诺,让秦巴山区的患者少跑路、少花钱;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生命战场”上,他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就是十堰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覃骏。

39077a6db137a0ae4f85909403febcc4

敢啃“硬骨头”,填补区域空白

“能在家门口治好病,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今年6月,刚办完出院手续的徐先生,紧紧握着覃骏的手反复道谢。他曾是位“治疗难度极高”的二次肿瘤患者:2021年罹患淋巴瘤,2024年又确诊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最终,他成功接受手术,成为十堰地区首位接受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同类患者。

“二次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弱,预处理剂量多一分就可能引发感染,少一分又无法清除病灶。”覃骏回忆,那段时间他每天至少3次查房,盯着血常规指标的细微变化调整用药。最终,徐先生顺利闯过骨髓抑制期,造血功能成功重建,这一突破也让十堰血液病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这样的“第一次”,在覃骏的职业生涯里并不少见。2016年,他独立完成十堰市人民医院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丹江口的陈女士省去异地求医的奔波与10余万元花费。2022年,他又为高三学生小郑制定“化疗+移植”方案,助其在接受半相合移植后成功圆梦大学;如今小郑已健康度过3年康复期,正尽情享受校园生活。

7ec8d682350bb5f37c67fed3b9dc3008

打破年龄壁垒,让高龄患者“重生”

“72岁还能做移植?我们一开始根本不敢想。”当72岁的杨大爷被确诊为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时,家属的第一反应是“放弃治疗”。毕竟,高龄患者器官功能弱、感染风险高,一直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禁区”。

但覃骏不这么认为。他带领团队给杨大爷做了全面评估,从心肺功能到肝肾功能,甚至细化到每天的饮食耐受度。“老人虽然年纪大,但基础病控制得好,只要优化预处理方案,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伤,就有希望。”覃骏的话给了家属信心。

移植过程中,覃骏团队全程“护航”:根据杨大爷的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24小时监测血常规指标,护理团队每天陪老人聊天缓解焦虑。近一个月后,杨大爷的造血功能成功重建,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成为该区域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高龄患者。“年龄不是绝对的禁忌,关键是找到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方案。”覃骏说,如今他的团队已为多名高龄患者成功实施移植,让“老有所医”不再是奢望。

5efbbd1b479f28f2c9c4c0d10e462160

守护患者“钱袋子”,让“救命钱”花在刀刃上

“覃主任不仅救了我的命,还帮我们省了不少钱。”河南患者韩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患者的心声。韩女士因高危急性白血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入院,一度需要靠氧气面罩维持呼吸。覃骏为她制定“先控感染、再降肿瘤负荷”的温和方案,不仅避免了高强度化疗的高额费用,更通过医保报销政策,让原本预估30余万元的治疗费用大幅降低。

“打造秦巴片区血液疾病诊疗高地,不只是技术上的领先,更要让患者看得起病。”这是覃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深知,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钱”是绕不开的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报销前约15万元,异基因移植28万元-35万元,对普通家庭而言压力巨大。

为此,覃骏一方面带领团队优化治疗方案,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并发症,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另一方面,他主动对接医保部门,帮助患者梳理报销流程,让“家门口看病”的医保优势充分发挥。“以前去武汉做移植,光来回交通费、住宿费就要花费上万元,现在在十堰治疗,不仅方便随访,报销比例还更高。”覃骏算了一笔账,本地患者做移植,综合费用比外地就医至少节省20%-30%。

从医多年,覃骏始终坚守在血液病诊疗第一线。他带领团队不断钻研新技术、优化治疗方案,从自体移植到异基因移植,从半相合移植到挑战高龄、复杂病例,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行。十堰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已成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累计完成近百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了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各类血液病患者。

“每一个患者的康复,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打造适合秦巴山区恶性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是我不变的追求。”覃骏用仁心仁术,为患者驱散病魔的阴霾;用探索创新,推动区域血液病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他和他的团队,正以坚实的步伐,在秦巴大地上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生命赞歌,为更多患者点亮希望之光,让更多的“生命之花”重新绚丽绽放。

编辑:林静娴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