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睡在书上的猫
我是恐高的人。徐老师住27楼。被人硬拽进电梯,升至我以为这辈子都不会上到的那么高的地方。但进了那扇门,你就进入了一个场合。撑开场合的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也撑开你内心的空间,心之流向的引力,会让你脚步的迈进总比恐惧先一步到达,而有些东西进来,有些东西就会出去,尽管这些东西不是由看得见的物质,而是由看不见的时间构筑的,但交换却实实在在的,就像一脚落下,一脚抬起,命运的步调了无痕迹却有实实在在的移行……
与一些人在一起,喝茶、聊天,旁边有人练字,有人弹琴……一个随性的游戏时间。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小时候玩的过家家,不同的只是我们现在用的杯子都是真的杯子,里面盛的东西是真的东西,我们品茶,品的既是茶,也是我们正在流逝的被过去充盈也被将来倾倒的时间。小时候,生命还是嫩芽,叶子都还没长出来,花呀,果呀,被虫咬呀·……一切都还未经历,那杯子里的东西可不都是假的东西吗?但那时候玩过家家也真的是很迷人的游戏。小朋友在一起有模有样地进入情景,扮演各种角色,不是大人扯着嗓门叫喊回家吃饭,不是肚子真的饿得咕咕叫,没有哪个小朋友会舍得离开那场大家自导自演的游戏。我们就是从那样的小朋友,从那样嫩芽一般的生命里,在时间的流逝中,演戏,看戏,编戏,经历时间的流逝,植物是要长叶开花……人呢?入戏,出戏,人是心灵空间的充实和扩大。
多个这样的时间过去了,我认识了一些人,能叫出“汪雨薇,茶株株,吴月华,王甫阳,王鑫”等一些人的名字了,他们来总会带一些好喝的茶与大家品鉴,一些好吃的糕点与众人分享,我没有这些,但我会带一些家里种的蔬菜。徐老师厨艺特别好,如果在街面开一个菜馆,绝对生意兴隆,赚得盆满钵满,但她教琴,当了古琴老师,干了这一行就不能干那一行。琴这个事,弹得好不好,都是个人的事,更何况好也罢,不好也罢,就如风吹过耳畔,无可寻觅,无可挽留。厨艺就不一样了,做出一盘菜那就是能进入身体的一盘菜。教琴,要怎么教呢?弹琴的手必须是你的手,你要弹出的也是,且只能是你心底的声音,你要学习要操练的东西都在你身上,你身上的东西谁能给得了呢?徐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弹琴,琴就是你,你就是琴,你学琴,学的是你自己本有的东西,别人能教的不过是假把式,不能教的那一部分才是你本有的真东西。
徐老师也许不是教古琴的好老师,但一定是一个好厨师,在做饭这一块,她似乎天生就会,从来不指望任何人,每一个过程都亲自动手,亲自品尝,追求最佳,更何况她每天只吃一顿,用她的话说,那可不得吃好点,让身体有个美美的享受。她不单给自己做好吃的饭菜,某个星期天,星期一,或星期二,抑或者有什么事需要庆贺一下,但时常是没有任何理由,就是想给大家做顿好吃的了,她下厨,一顿忙活,就能端出八九个富有特色的素菜。大家举箸夹菜,一边吃着,一边对老师的厨艺赞叹不已,而汗珠就是带着这样的成就,在她眉开眼笑的脸上闪闪亮亮地滚落下来。
大家一起,这样的场合,总让人流连忘返。徐总,不学琴,时不时也过来坐坐,我见过他好几次。大家都很喜欢他,每次来,他都会带很多好吃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他这个人风趣幽默,尽管人过半百,也被诸事磋磨,但眯眯笑的眼神里一直透着一股少年的光。围着茶桌大家一时说说笑笑,热热闹闹,一时又很安静,有人弹琴;有人一旁看;徐老师捧一本书在读;徐总虽是热闹人,能说会道,但安静下来,也是一瞬间的事,他在桌上铺一张纸,拿起毛笔就能挥毫泼墨字写得龙飞凤舞。我很喜欢这样的时光,有时就是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做。这里有心灵的空间,我置身其中,与大家在一起。
那个小孩,那个玩过家家的小孩,天黑透了,妈妈来呼唤回家吃饭,还不愿意放下手中的瓦片和石块,能多玩一会就多玩一会,直到妈妈走到跟前,揪起耳朵,才不得不放下模拟的碗碟,一步三回头地跟妈妈回家去。再长大一点,翅膀硬了,就会跟妈妈顶嘴,要你管!现在呢?当徐总起身告辞,理由是妈妈电话来了,要他回家吃饭。我们所有人,不管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四十多岁,还是五十多岁的,都羡慕地望着他。五十多岁的人,还有妈妈喊着回家吃饭,多么幸福!人生从始至终都有那一根牵着你的线,就像飘在天空的风筝,即使不知道自己最终会飘向哪里,只要能感知到被手牵着的那一根线,必会有自己的一份从容和笃定。
我很喜欢这么坐着喝茶闲聊什么也不干的时光,我可不想学什么琴。我亲眼目睹,学琴学的多么用功,却依然抵抗不了大脑里飞快运转着的遗忘机制,大家无一不竹篮打水一场空。我深切地知道学琴就是自己给自己找负担,找罪受。但我也不能不学。只能苦笑。苦,但不能不笑。我一个世俗的小妇人,逐渐老去,归于无,我在这世间经历的岁月究竟是什么呢?难道除了外表的衰老和智慧的衰退,就没有别的用途吗?不,时间是有刻度的,时间的流逝是丈量,但丈量的不是你在物质上的拥有,而是你心灵空无的宽度和广度,那里有黑幽幽的滋生各种妖魔鬼怪的深渊,但同时也有助你降妖伏魔的进路。我们通过外在的行走,踏进内心的世界,在时间的流逝,也在时间的洗礼中,逐渐认识自己。
你记得越多,你忘的就越多,正如竹篮打水一场空,你获得的不是水,而是空,但正是有了这空,这心之空出的空间,才会有铸就你心底可以盛装万物的容量。而容量的所在,正是你不会被世界带偏的定力所在。
编辑:陈小艳